首页 > 文联动态 > 详情
“四川青稞文化之乡”正式命名
发布时间:2023年08月29日 15:27 来源: 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
作者: 彭丹

微信图片_20230829152826_1.jpg

如歌穗月,阿坝丰华,初秋的川西高原正是青稞成熟的季节。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,8月26日,阿坝县“礼赞建州70周年·相约青稞丰收季”活动盛大启幕。作为2023年青稞丰收季的一项重要内容,“四川青稞文化之乡”授牌仪式在开幕式上隆重举行。

微信图片_20230829152826.jpg

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李建中(右)代表命名方上台授牌,阿坝县委副书记、县长龙真泽郎代表阿坝县接牌。

开场歌舞《青稞熟了的时候》正式拉开活动帷幕,《青稞魂》《青稞熟了》等精彩的民族特色表演展现阿坝县青稞文化发展历程,把观众拉入了丰收的场景,感受到了高原丰收的喜悦。

据悉,本次活动借青稞为媒,策划推出文艺演出、青稞收割技能大赛、“庆丰收·促和美 丰收故事我来讲”主题演讲比赛、2023年川西高原青稞产业高质量发展研讨等系列活动。

640.jpg

青稞园区内,参加收割比赛的选手分工合作,个个手法熟练,干劲十足,割青稞、捆青稞,上下翻飞,一气呵成,你追我赶,不一会儿大片青稞完成收割,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活跃在田间地头,形成了一幅美丽的丰收画卷。

李建中副主席在开幕式讲话中说,青稞是一袋糌粑,滋养了藏族人民强健的体魄;青稞是一碗美酒,涵养了藏族人民豪迈的气概;青稞是一种文化,丰富了藏族人民多彩的生活。青稞是青藏高原灿烂悠久的农耕文明的象征和标志。阿坝县青稞种植历史久远,素有高原粮仓之称。阿坝县与青稞紧密相关的文化形态底蕴深厚且丰富多彩,如民间文学中有众多与青稞相关的传说、歌谣、谚语、颂词等;民俗文化方面的春种秋收仪式、青稞生长过程中的祈雨、防雹、防虫仪式;民族信仰文化中的吉祥宝瓶、佛塔佛像装藏、煨桑祈福、朵玛、酥油花制作等都离不开青稞。青稞和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,与阿坝县域的生态、民俗、传统、习惯密切相依,形成了丰富又独特的青稞文化。

近年来,阿坝县委县人民政府为发展壮大青稞产业,成立青稞现代农业园区,其优质特产黑青稞产地中更是独树一帜,有望成为国家地理标志。阿坝县为传承发展以青稞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,打造了安多地区唯一一个展现川西高原农耕文明的青稞文化展示馆,成立专门机构,落实相应资金,搜集与青稞文化相关的文物、民俗资料,并将青稞文化与节日民俗文化密切联系起来,助力产业发展、乡村振兴、文旅融合成效显著。

四川省民间文艺家协会高度重视“文化之乡”申报工作,特地组织专家学者赴阿坝县实地调研、评审。经专家考察论证,决定命名阿坝县为“四川青稞文化之乡”。这对加强阿坝县文旅产业发展,加大对外宣传力度,推动阿坝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
如今“四川青稞文化之乡”这块民族特色文化品牌正式落户阿坝县,希望全县经济文化建设总体规划中,进一步梳理与青稞文化相关的史料文献、民间文学、民俗文化等相关内容,不断构建共享和谐的青稞文化意义系统,不断促进青稞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型发展,精心策划开展青稞节庆文化活动,让人民群众在增收致富的同时,切实感受到当地文化和乡村振兴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
图:阿坝县融媒体中心

编辑:丁一
分享
返回顶部
3.760902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