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文联动态 > 详情
知名网络科幻作家在绵阳开展以“科幻与未来”为主题的对话会
发布时间:2023年09月25日 11:20 来源: 绵阳市文联
作者: 张玉博

9月22日下午,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组织的以“科技与未来”为主题的对话会在西南科技大学举行,科技工作者与网络科幻作家共聚一堂,展开一场“真实与幻想”的精彩对话。

活动现场,中国作协副主席、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首先分享了他对科幻小说的理解。阿来说,科幻小说是基于科学性的一种文学创作,是一个最具有科学时代意义的小说类型和样式。如今,在重视科技、发展科技的背景下,科幻文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,成为最有活力的文艺领域之一。

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主任何弘在会上表示,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,是新时代新征程新的文化使命,网络文学责任重大、大有可为。近年来,科幻和科技创新题材创作发展迅速,涌现出了一批反映时代、展望未来、思考人类命运的优秀作品。希望广大网络科幻作家守正创新,以网络文学的高质量发展,为建设文化强国作出贡献。

在对话会第二阶段,4名科技工作者和4名网络科幻作家共聚一堂,围绕机器人、人工智能、激光、核医疗等话题展开“头脑风暴”,精彩的发言让现场听众享受到一场“真实与幻想”的精神之旅。

人工智能在未来是否会有情感,取代人类?主持人率先抛出这一话题。科技工作者李理认为,人工智能是拓展人类脑力能力的一种工具,目前发展还存在较多不完善的地方,未来一段时间内,人工智能都不会具备人类的情感,无法从事创造性的工作。

科幻作家火中物(笔名)对人工智能题材情有独钟,他分享自己创作小说《千年回溯》时,就设置了一个具有人类情感的人工智能角色,同主人公一起推动故事情节发展。

来自西南科技大学的学生刘玉珠听得入迷,她告诉记者:“我是科幻小说的忠实粉丝,科幻并不是无根据的想象,在很多小说中都能读到作者对科技发展的思考。例如植入电子芯片、读取脑电波等,这类科幻小说或电影里出现的桥段都在慢慢成为现实。”

如今,一个个天马行空的想象与现实前沿科技“碰撞”出别样的火花。在现场,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任禾“脑洞大开”,畅想机器人如何辅助医学治疗,“我希望未来能出现纳米机器人,它能钻进极细的血管里,辅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。”科技工作者温家星也从激光技术应用领域的角度,畅聊了对未来医学发展的美好憧憬。

对话会中,科幻作家们让想象“即兴发挥”,科技工作者则用专业知识“接招”。在这样的“破圈”交流中,科幻与科技互相启发,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带来新的想象与创意。

编辑:丁一
分享
返回顶部
0.467226s